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表面处理方法淬火 (1)工艺:将钢加热至临界点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快速冷却(水、油等淬冷介质) (2)目的: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疲劳强度甚至铁磁性,耐腐蚀性,淬火后钢件变硬,但同时变脆,表面淬火的零件不仅能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而且也可以获得高的疲劳强度和强韧性。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1)工艺:工件淬火后——重新加热——保温——空冷/水冷/油冷 (2)目的: A、清除淬火产生的应力 B、改善零件综合性能,降低工件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C、稳定尺寸,保证精度 (3)区别:退火,正火一般发生在切削和淬火前,但是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工件也可代替回火,作为热处理。 (4)分类: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冷处理及低温时效
金属热处理淬火工艺应用范围:淬火工艺应用为广泛,如工具、量具、模具、轴承、弹簧和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切削加工机床、气动工具、钻探机械、农机具、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飞机等零件都在使用淬火工艺。淬火介质工件进行淬火冷却所使用的介质称为淬火冷却介质(或淬火介质)。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备的条件是使工件既能淬成马氏体,又不致引起太大的淬火应力。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水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优点: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缺点: 冷却能力不稳定,易使工件变形或开裂。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应用: 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金属热处理的工艺介绍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化学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不同之处是后者改变了工件表层的化学成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中加热,保温较长时间,从而使工件表层渗入碳、氮、硼和铬等元素。渗入元素后,有时还要进行其它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及回火。化学热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渗碳、渗氮、渗金属、复合渗等。齿轮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使用寿命可以比不经热处理的齿轮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另外,价廉的碳钢通过渗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价昂的合金钢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热钢、不锈钢;工模具则几乎全部需要经过热处理方可使用。